9月12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《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(2025-2026年)》,为2025年设定了汽车总销量约3230万辆、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550万辆的年度目标。而在这一政策指引的推动下,中国汽车市场持续保持稳固增长势头。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,1–10月全国汽车累计销量达2768.7万辆,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94.3万辆。经《汽车纵横》记者初略计算,截至目前,我国汽车整体销量目标完成率已达85%,表明行业全年稳增长目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。
而今,2025年只剩下最后2个月,随着各大主流车企最新的销量数据陆续公布,中国汽车市场的年度竞赛也悄然进入了最后的大冲刺阶段。此时回看车企年初设下的销量目标,究竟哪些企业已提前达成了目标?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。
自主三强强势领跑,
零跑、小鹏提前撞线
众所周知,今年以来,中国汽车市场在“价格战”的持续冲击下竞争日趋白热化,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均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。但尽管如此,行业整体仍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,在一系列积极因素的推动下,多家车企成功实现突围,提前开启了年终庆祝的“香槟”。

企业最新发布数据显示,在新势力企业及传统自主品牌子品牌阵营中,小鹏汽车10月即以35.5万辆的累计销量,率先达成全年35万辆的目标,成为今年首批撞线的车企之一。零跑汽车同样成绩斐然,1-10月完成46.6万辆,达成年度目标的93.2%,并已于11月15日宣布突破50万辆大关,提前45天圆满完成全年任务。此外,赛力斯(新能源汽车)与小米汽车也分别以93.8%和87.4%的目标达成率紧追其后,预计将于11月提前完成全年销售任务。
相比之下,传统自主品牌阵营则呈现“阶梯式”分化格局。比亚迪、上汽集团与吉利汽车三家车企共同构成了第一梯队,达成率均超80%,且当前正稳步迈向年度目标。中国长安、中国一汽与奇瑞汽车则处于70%-80%的追赶区间,仍需在收官阶段保持强劲势头。而广汽集团、北汽集团、东风汽车与长城汽车的销量目标达成率虽均未突破60%,但三者的销量规模仍稳定在百万辆以上,展现出了基本盘的扎实支撑。
分析来看,在传统自主品牌阵营中,比亚迪的表现尤为突出。2025年1-10月,其累计销量已达370.2万辆,凭借强劲的市场表现,已基本锁定全年自主品牌销量冠军的位置。
记者看来,能够取得如此成绩,主要得益于比亚迪丰富的产品矩阵。从产品布局来看,比亚迪旗下不仅拥有多款10万元以内价格区间的热销车型,还通过腾势、方程豹、仰望等中高端品牌,成功切入30万乃至50万元以上豪华细分市场,这一近乎“无死角”的产品体系,精准契合了当前国内消费者多样化的购车需求,为其持续领跑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作为传统大厂,上汽集团在2025年前10个月同样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,其累计销量和财务表现都颇为亮眼,尤其是自主品牌、新能源车与海外市场“新三驾马车”,共同构成了其增长的核心引擎。其中,自主板块的迅猛增长是上汽集团最显著的变化。
目前,上汽旗下明星车型如新一代智己LS6已成为20万级SUV领域的爆款,全新MG4累计大定突破6万辆。此外,与华为携手打造的尚界品牌首款车型H5上市后也迅速获得市场认可。最新数据显示,在今年10月,上汽自主品牌销量达30.6万辆,同比增长22%;1-10月上汽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达235万辆,同比增长29.6%,占公司销量比重的64%,这意味着上汽的根基已从合资转向自主,彻底掌握了发展主动权。
而作为国内首家民营汽车企业,吉利汽车则是以稳健的销量目标脱颖而出。记者了解到,吉利集团2025年初原定目标为271万辆,但其上半年140.9万辆销量促使吉利已在今年8月正式将销量目标上调至300万辆。
具体来看,银河品牌无疑是吉利汽车在2025年最亮眼的增长点,上半年销量达到54.8万辆,同比大幅增长232%,为集团贡献了高额的营收。极氪品牌则是在今年6月达成了累计交付50万台的里程碑,其单车均价达到30万元,展现了吉利集团品牌的高端化具体成效。尽管目前来看,吉利距离最终的销量目标还有着约52.3万辆的差距,但考虑到吉利第三季度单月平均销量已超过25万辆,且年底吉利仍有新车型推出的计划,300万辆的目标并非不可能达成。
市场表现整体向好,
三大央企奋力冲刺
相较于民营车企的强劲增势,中国一汽、中国长安与东风汽车三大央企在收官阶段则面临更大压力。不过,基于前十个月奠定的扎实基础,三家企业均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。
从具体进度来看,中国长安以237.4万辆的累计销量达成年度目标的79.1%,旗下三大新能源品牌连续多月销量破万,整体增长态势稳健;中国一汽则以268.8万辆的业绩完成年度任务的77.9%,尤其在自主品牌与新能源板块表现突出,或将成为其冲刺收官的重要助力。
而东风汽车50%的目标达成率虽在三大央企当中相对较低,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投入已初见成效。记者整理公开资料了解到,2025年,东风汽车自主新能源品牌发展十分迅猛,目前已构建起了由岚图、猛士、奕派等新品牌组成的全新品牌矩阵。面对最后的冲刺窗口,当前东风汽车正通过优化产品结构、强化渠道动员、加大营销推广等举措,全力提升终端表现。
其中,猛士旗下第二款产品——M817不久前已正式上市;岚图品牌陆续推出了岚图FREE+、全新岚图知音、2026款岚图梦想家、追光L、岚图泰山等新车型;奕派则先后推出了东风奕派纳米06、东风奕派2026款eπ008六座版、东风风神L8、东风奕派2026款纳米01、东风奕派2026款eπ008五座版、东风奕派eπ007+等车型,为消费者提供了相当多元化选择。
据介绍,在打好“十四五”规划“收官战”中,东风汽车将协同旗下岚图、猛士、奕派等自主新能源品牌,全力冲刺2025年度1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。最新销量数据显示,东风汽车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跨越式增长,单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1.2万辆,同比增长42.17%。此外,市场“翘尾效应”也有望为东风汽车在今年年底冲击年度目标奠定扎实基础。
布局海外,
主流车企积极探寻新增量
在三大央企奋力冲刺全年目标的同时,其他主流车企也展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。以奇瑞汽车为例。今年1-10月,奇瑞汽车年度目标达成率已达73.8%,尽管与全年目标尚存差距,但其持续深耕技术与海外市场的战略,使其始终是中国汽车产业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。
据介绍,作为中国车企全球化的先锋者,奇瑞不仅在2025年连续六个月单月出口突破10万辆,不断刷新中国汽车出口新纪录,还在今年10月以历史最快速度达成年内出口百万辆里程碑。目前,奇瑞集团全球累计汽车用户突破1800万,其中海外用户超过556万,为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提供了一个经典范本。
广汽集团则已达成年度目标的58.9%,虽与预期进度存在差距,但值得关注的是,其汽车销量与营收已实现连续两季度的环比正增长,其中,广汽传祺、广汽埃安和广汽昊铂三个自主品牌第三季度的合计销量已超过15.95万辆,环比增长15.09%,显示出企稳回升的积极信号。
据介绍,海外市场同样被广汽集团视为破局关键。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强调,将举全集团之力开拓国际市场,力争打造多个5万~10万辆级核心市场及全球明星车型。从三季度报来看,今年前三季度,广汽集团海外终端销量同比增长36.5%。随着年底销售旺季的到来和“番禺行动”一体化改革的推进,广汽有望凭借体系优势,进一步释放增长潜力。
北汽集团则是在新能源方面一枝独秀,旗下北汽新能源产品矩阵单月销量已成功迈上3万辆新台阶。记者看来,其销量爆发的直接原因,“极狐+享界”双品牌战略的精准落子,以及极致的用户思维在重磅产品中诚意满满的兑现。极狐全新阿尔法T5刚上市即抛出“双动力+智能进阶”的组合拳,增程版10.98万元起的价格,直接击穿传统中级SUV的“价格壁垒”;享界品牌则是北汽旗下的“价值标杆”,9月上市的享界S9T被称作“最美旅行车”,10月销量达6700辆,稳坐30万以上豪华新能源轿车销冠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华为常务董事、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已预告11月上市的新款享界S9将搭载四激光雷达,智能体验再升级。这意味着,享界不仅要当“豪华旅行车破局者”,还要在高端智能赛道持续加码。
长城汽车前10个月累计销售106.6万辆,尽管销量目标达成率仅为26.7%,但其基本盘依然稳固,旗下多款车型均实现不同程度的正增长。具体来看,哈弗品牌表现尤为亮眼:全新车型哈弗猛龙在2月至10月期间实现销量“八连涨”,哈弗大狗也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,达成“五连涨”。在新能源领域,魏牌10月销售新车6486辆,同比增长187.5%,其中全新蓝山持续热销,单月销售6180辆,同比增幅达204.13%。此外,坦克SUV 1-10月累计销售188933辆,同比增长49.18%,成为品牌重要的增长动力。若各品牌能继续保持当前的上升势头,长城汽车有望在年底冲刺中进一步释放潜力。
当前,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全年最关键的战略冲刺期。不同阵营、不同进度的车企正根据自身节奏,采取差异化策略全力争取更好成绩。不过,在记者看来,完成年度目标仅是阶段性成果。当前,车企竞争的焦点已从单一的销量规模,转向体系能力、技术实力与全球化布局所构成的综合竞争力;市场竞争的逻辑也正由“增量扩张”转向“存量深耕”。因此,无论这场收官之战的结果如何,真正决定车企未来走向的,仍将是其在这场深度转型中所构筑的长期优势。

